2016年10月28日讯,(本报记者 汪丹)一嘴坏牙,带着孩子去看牙医却被告知得“一颗一颗看”,每次挂号不易不说,关键是太折腾。最近,黄女士遭遇的这件烦心事,引起了身边不少妈妈的共鸣。为什么孩子看牙不能一次性解决呢?为此,记者走访医院口腔门诊发现,给孩子看牙可以说是“征途漫漫”,能配合医生一次性完成治疗的孩子很少。儿科医生认为,一次能看几颗牙,得从孩子的配合度和牙病的严重性来判断。
黄女士的孩子2岁9个月,有5颗牙都出现了龋齿。其中,最严重的一颗大牙已经出现疼痛,上门牙中缝被龋坏,其它牙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和黄斑。
前段时间,黄女士带孩子去一家医院看牙。由于孩子不配合,医生为其做了束缚固定,先对最严重的那颗坏牙进行了根管治疗,并且预约了复诊号。两周后,黄女士带孩子复诊,医生将坏牙补好后却让她下次再来挂号看别的牙。
“为什么不能一起治呢?太折腾了!”黄女士说,孩子看牙,号非常不好挂,而且小孩子本来就不配合医生,这次治疗都是被束缚固定在椅子上才能进行,看得她很心疼,一想到还要再像这次一样折腾好几回,她非常郁闷。
记者随后从院方了解到,原来,医生认为黄女士的孩子龋齿分布较为分散,有的牙情况较为严重,可能需要局部麻醉。考虑到孩子张嘴配合治疗的承受力有限,便结束了这一次的治疗。
不少家长也遇到过相似情形。有的虽然没赶上一次只看一颗牙,但多数孩子的龋齿都没有一次性治疗完毕。
“不看牙了,我要回家!妈妈!呜呜……”早8时,口腔科门诊室内传来孩子的嚎哭声。外面候诊区的小孩儿听见了,不约而同缩在家长怀里,露出害怕的神情。
门诊室内靠左的牙椅旁,一位妈妈紧张地按住4岁的儿子,半哄半凶道:“别动!一会儿就好了,不然我还得带你来医院!”
副主任医师张志苓收回手里的口镜和牙钻,劝道:“孩子这样挣扎很危险。这样吧,我先看别的病人,你带他出去哄好了再进来。”临近中午时,这位进进出出折腾了四五回的小朋友,终于完成了一颗龋齿的治疗。
从8时到12时,儿童医院出诊的口腔科医师各看了大约十个患儿。算下来,每次诊疗时间都在半小时左右,的确无法跟其他科室一上午动辄三四十个患者的接诊量相比。
“3岁以下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哭闹不止。大点儿的孩子好些,但时间长了也坐不住。”张志苓说,为了把挂上号的孩子都看完,医生会根据每个孩子的承受力来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家长同意,会采取束缚的方法固定在牙椅上治疗,孩子还是不配合的话,只能建议家长下次再来。
事实上,孩子一听到牙钻“滋滋”工作的声音,就特别容易感到恐惧。而让孩子张嘴,乖乖等待医生在牙齿上“动工”更不容易。出诊的这天,张志苓只遇到了一个没有哭闹的6岁女孩。她一口气为女孩补了4颗龋齿,本来还想继续补剩下的3颗,但女孩的忍耐也到了极限,“阿姨,我下次补行吗?嘴好酸,还疼……”
张志苓称,张嘴这个动作看似简单,对孩子来说却很有难度。张嘴的时间和角度不够,医生便不能顺利进行治疗。如果坏牙的位置恰好在牙床两侧,年龄小的孩子还需要在牙床旁放入开口器辅助张嘴。开口器也不能放置太久,以免磨伤口腔。当孩子有严重龋齿并伴有疼痛时,还涉及到局部麻醉治疗,但打针的次数也要考虑孩子的承受力。
无论是束缚式或“撬嘴”治疗,都可能对患儿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阴影。儿童医院口腔科主任于国霞表示,对于像“一口坏牙”这种治疗难度较大、治疗周期长、患儿又拒不配合的情况,口腔全麻手术其实是个好选择。
记者在张志苓的手术名单上看到,3个月内的口腔全麻手术已经排满了。但总体上看,选择这种方式的家长还是极少数。
据了解,口腔全麻手术在国外已使用多年,目前北京儿童医院、北大口腔医院、北京口腔医院也在开展。但国内许多家长对口腔全麻手术仍存疑虑。“医生也跟我提过全麻,但我不放心,怕对孩子身体不好。”黄女士告诉记者。
那么,口腔全麻手术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吗?于国霞说,经医生评估综合条件可以接受全麻手术的孩子,不会因此造成智力损伤。况且现在的麻醉技术很成熟,麻醉剂量的效果控制能精确到分钟。三四个小时的手术完成后,麻醉师可以在10分钟之内结束麻醉。一般情况下,2岁到7岁的孩子需要治疗的牙齿超过5颗,或是数量不多但需要做牙髓根管治疗的,都可以选择口腔全麻手术。毕竟,这种手术能一次性解决根管治疗、龋齿、填充、窝沟封闭等牙病,大大缩短治疗周期,降低“牙科恐惧症”的发生。
不少家长认为,乳牙龋齿不必治,反正迟早要换恒牙。“很多孩子来看牙的时候,已经有好几颗龋齿了,可见家长的重视度不高。”儿童医院口腔科主任于国霞提醒,严重的乳牙龋齿是会影响恒牙发育的。乳牙龋齿有碍美观,严重时会引起疼痛,影响进食和日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儿童会因为疼痛偏侧咬东西,引起面部不对称畸形、颌骨发育差等问题。而一旦乳牙根尖被损伤,恒牙胚就会受到影响,出牙后也容易被龋坏。
近日,一段医生手术后豪饮葡萄糖吊瓶的视频在网上走红,有部分网友质疑“这水谁付钱”。 据悉,该名医生名叫郑涛,是陕西西安某医院神经外科医生,他表示,当天在做一台脑干出血的手术,凌晨4点刚下手术台,由于手术中途不能喝水,当时嗓子都快冒烟了,就直
腌制泡菜的容器、父母求来的“偏方”、一次平常的消毒……这些看似普通的物品与操作最终却成了致命的元凶。 在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科,“解毒医生”宋玉果寻找致病元凶。 “许多患者得了找不到病因的毛病,这时候他们到我们这儿来追根溯源了!”北京朝阳医
今天,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400多万中国医生的专属节日,他们白衣执甲、无畏逆行,他们用职业精神与病毒搏斗,他们以仁爱之心来护佑生命,今天是他们的节日,让我们说一声:白衣战士,节日快乐! 因为疫情,今年的医师节意义非比寻常。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
2020年8月19日是第三个“中国医师节”,今年节日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护佑人民健康”。今天上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举行“中国医师节”庆祝活动,200名白衣天使被授予第七届北京优秀医师称号。 资料图,新华社供图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首
近日,贵州贵阳一16岁女孩术后怕疼不配合康复训练,被主治医生在病房当场训哭。据了解,女孩腿部在4岁变形,10多年缺乏治疗已经是5级残疾状态。这一幕被医助拍下发到网上,网友纷纷给李医生点赞。李医生称,手术很成功,哪怕女孩流泪也要锻炼。 网友评
“是个狠人!”“请收下我的膝盖!”近日,四川遂宁一位医生自己用左手给右手开刀做手术的事引发网友各种膜拜,7月16日晚,记者联系上这位神奇的医生,他是四川遂宁第一人民医院的骨科医生曾江华。“之前右手患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拇指都抬不动,很疼,
近日,黑龙江哈尔滨西城红场室外,一名男子突然倒地,身体抽搐,自主呼吸和脉搏停止。哈医大附属第三医院医生项丞刚好路过,立即上前施救。施救过程中,项医生眼镜都被甩落在地上。三四分钟后,倒地男子脉搏和自主呼吸终于恢复! 网友评论: 延伸阅读: 你
清晨6时,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往生室”里,一场简短而温暖的遗体告别仪式正在进行。通过亲友们的娓娓讲述,一位老人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肃立的人群中,有几位身着白衣的大夫,静静聆听、鞠躬告别。他们是由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疼痛科执行主任路桂军领衔
6月1日,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主治医师于铁夫因突发呼吸心脏骤停去世,年仅42岁。2016年,一张医生因工作太累、睡倒在手术室的照片“蹿红”朋友圈。照片中的主人公,便是于铁夫。当年网友刷屏般地叮嘱他注意休息,没想到传来他猝死的噩耗。令人痛心的是
据北京晚报报道,5月27日下午,是朝阳医院陶勇大夫出门诊的日子。对他来说,这次出诊非常特别,因为他再次见到了生命中的两位“贵人”,一位是在歹徒面前勇敢“抢”下他,并背到骨科诊室急救的护士陈伟微,另一位则是当天为他挡过刀的患者家属田女士。田女